財務審計

年度會計報表審計

閱讀  ·  發布日期 2018-12-27 18:40

年度會計報表審計 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時被審計單位應提供的材料 公司成立的合同、協議、章程(含批複文件)的複印件; 公司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基本賬戶卡、貸款證及公司有關內...

詳細信息

年度會計報表審計

 btt.png

 

 

2.png 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時被審計單位應提供的材料

1.png 公司成立的合同、協議、章程(含批複文件)的複印件;

1.png 公司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基本賬戶卡、貸款證及公司有關內部管理製度(含財務管理製度)的複印件;

1.png 董事會、股東大會各項重大決議和審驗期間發生的融資合同、協議的複印件;

1.png 審驗期間發生的對外擔保、抵押等合同複印件}

1.png 會計報表截止日及後一個月的所有銀行對賬單和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的複印件以及債權債務清單和賬齡分析表;

1.png 涉及證券投資的,需備會計報表截止日由證券公司出具的載明證券種類、收市價的清單;涉及外匯業務的需備大額外匯水單和核銷單的複印件;

1.png 固定資產折舊等會計政策說明;

1.png 審驗期間的納稅申報資料和繳款單的清理;

1.png 長期投資的董事會、股東大會決議及投資合同、被投資單位的驗資報告、匯出投資款單據、實物作價依據等文件的複印件;

1.png 公司組織架構、法律顧問、會計顧問等事項說明;

1.png 訴訟資料的複印件;

1.png 財務、會計資料及重要經濟合同。

 

2.png 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內容與程序

1.png 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主要分以下四個步驟:

1.png 審計計劃階段。注冊會計師在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後,與委托人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並編製審計計劃。

(1)  預備調查。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之前,注冊會計師應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初步調查相關內部控製製度,初步確定審計風險,並與委托人就約 定事項進行商議,明確委托目的和審計範圍,通過查閱以前年度審計檔案、與被審計單位管當局座談、實地參觀、分析性測試等方法,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2)  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後,如果決定接受委托,應當由會計師事務所與委托人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

 

1.png 審計實施階段。

(1)  明確審計目標。年度會計報表的審計目的是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會計處理方法的一貫性發表審計意見。這一審計目的是建立 在具體審計目標實現的基礎之上的。具體審計目標包括記錄完整性、資產負債存在性、計價準確性、所有權歸屬性、披露充分性。注冊會計師將根據具體審計目標, 確定合理有效的審計程序。

(2)  實施審計程序。審計程序包括符合性測試程序和實質性測試程序。

  符合性測試是通過一定的審計方法,測試被審計單位業務活動的運行與相關內部控製製度的符合程度,以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範圍和時間。符合性測試通常按照業務循環,采用抽樣方法進行。

  實質性測試是在符合性測試基礎上,運用檢查、監盤、觀察、查詢及函證、計算、分析性複核等方法,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項目金額進行的證實性測試。實質性測試通常按照會計報表項目順序或業務循環,采用抽樣方法進行。

 

1.png 完成審計工作階段。

(1)  審核關聯交易。關注期後事項和或有損失,評估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

(2)  向委托人提出調整會計報表的建議。在審計報告編製之前,注冊會計師會向被審計單位介紹審計情況。對於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不符合會計準則及相關會計法規,需要調整會計報表的重大事項,以書麵形式提出調整會計報表的建議。

(3)  處理未調整事項。被審計單位未采納調整建議時,注冊會計師會對未接受調整事項進行整理,並作出書麵記錄(包括未接受的理由),並根據未調整事項的性質和重要程度,確定是否在審計報告中予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

(4)  作出審計總結。注冊會計師在完成審計外勤工作後,會根據獲取的審計證據撰寫審計總結,概括地說明審計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及審計目標是否實現。

(5)  索取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的聲明書。

 

1.png 出具審計報告階段。

注冊會計師在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後,對會計報表實施總體性複核,並按照《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的要求,以經過核實的審計證據為依據,形成審計意見。

 

 審計 驗資 年檢 資產評估 濟南審計 濟南驗資 濟南年檢 濟南企業年檢 濟南資產評估 濟南房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