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全過程造價控製
閱讀 · 發布日期 2018-12-27 18:16建設工程全過程造價控製 建設工程項目的造價控製工作貫穿於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在不同的階段,造價控製工作的重點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工程造價控製的重點應該在工程實施前的...
建設工程全過程造價控製
建設工程項目的造價控製工作貫穿於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在不同的階段,造價控製工作的重點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工程造價控製的重點應該在工程實施前的投資決策和設計階段,而當項目投資決策確定以後,設計階段的造價控製就變得十分重要,合理確定和有效控製工程造價,其目的不僅在於把項目投資控製在批準的概算之內,並從中掌握有效控製的手段,使各階段的工程造價得到較為合理的控製。這是工程造價全過程控製的最終目的。
投資決策階段工程造價的控製
在項目建設各個階段中,投資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程度最高,達80~90%。因此,投資決策階段是決定工程項目經濟效果的關鍵時期,是管理和控製的重點。過去工程造價控製的重點一直在項目的實施階段,而實踐證明項目的投資決策和初步設計階段對投資的影響程度最大,而過去所著重的施工階段對投資的影響隻有10%左右。因此,工程建設的決策階段和設計階段是決定工程造價的關鍵階段,項目建設地點和標準水平的確定,工藝、設備、方案一經確定,直接影響項目後期各個建設階段工程造價是否合理、科學的問題。
設計階段為造價控製工作的重點
當前,設計階段的造價控製是個空白,許多人認為造價控製應放在施工過程的管理上,實際上,設計一旦定型,影響造價的可變因素就相對較少。一般設計費在建設工程全過程費用中隻占建築成本的1.5%~2%,但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可達75%以上。由此可見,設計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建設費用的多少和建設工期的長短,直接決定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的多少。因此,設計人員的經濟責任意識強弱,直接影響著工程造價的高低。所以,在保證結構安全、功能要求等的前提下,應推行限額設計責任製,注重技術先進與經濟合理的有效結合。同時為鼓勵、促進設計人員做好設計方案優選,要把競爭機製引入到設計中,實行設計招標,促進設計人員增強競爭意識,克服和杜絕方案比選中的片麵性、局限性以及經驗主義。
搞好招投標是控製造價的重要手段
“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的評標辦法日益為建設方所推崇。這種評標辦法可以為建設單位節約大量的建設資金,但是,“評審確定的最低投標價”≠“最低投標價”。否則會產生一些負麵影響,如:有的施工單位為了中標,惡意壓價,而在施工中又想方設法增加簽證,增加工程量。
重視工程量清單和控製價的編製質量
近幾年我國推行了工程量清單招標方式。一個準確、完整的工程量清單是確定合理工程造價的前提,而控製價編製準確、合理與否也製約著中標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起杠杆作用。因此,建設單位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業務能力強、信譽好的造價谘詢機構,編製準確的工程量清單和控製價。
確定合理的中標價
“合理的成本價”+“合理的管理費用”=“合理的報價”,這對商務標評委的生產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水平無疑要求很高。
(1)商務標評委必須掌握現行的計價依據、計價方法和相關規定,了解建築市場最新動態。
(2)商務標評委應根據施工圖紙、地質勘查報告及現場實際情況和本工程的技術特點,進行人、材、機消耗量的調整確定。現行定額考慮的是在社會平均的勞動時間內,生產合格產品所必須的消耗量。如果技術標中,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先進,采用了新工藝、新技術,就會縮短工期,提高效率。因此,商務標應和技術標結合進行評審,通過技術標書的評審來驗證商務標報價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引進費用競爭機製。以往管理部門發布的取費定額,更多的帶有計劃經濟體製的色彩,按固定的取費模式進行計算,削弱了施工企業的競爭意識。專家評標時應考慮哪些費用是必須的,哪些費用通過管理,能降低,全麵考慮,確定除工程直接成本外的合理費用值。
隻有通過以上三方麵綜合評判,才能按“控製量、指導價、競爭費”的原則,確定合理低價中標單位。
施工階段的造價控製
施工階段是將設計變成具有使用價值的實體的過程,也是實現工程造價有效控製、為合理確定工程造價提供原始依據的過程。據統計,施工階段影響工程造價(即工程投資)的可能性隻有5%~10%,但由於施工階段周期長,影響因素多,材料價格波動大,所以對施工階段的造價控製也是全過程造價控製不容忽視的。
嚴把工程變更關
在施工中引起變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設計粗糙,使工程實際與發包時提供的圖紙不符;當前市場供應的材料規格標準不符合設計要求等,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把變更關,嚴禁通過設計變更擴大建設規模。
嚴格現場簽證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要嚴格控製變更洽商、材料代用、現場簽證、額外用工及各種預算外費用,對必要的變更,應做到先算賬,後花錢,變更一旦發生就及時計算因工作量變更而發生增減的費用,隨時掌握項目費用額度。
加強合同管理
施工過程就是一個實現合同內容的過程,合同管理對控製造價起重要作用。造價管理人員應在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條款的基礎上,一方麵利用合同條款隨時解決工程造價方麵的糾紛:另一方麵要提醒業主全麵履約,避免索賠的發生。
竣工階段的造價控製
建築工程竣工決算是全過程工程造價控製的最後環節。施工方和業主都十分重視工程價款的結算審計。
對量、核價中出現的問題
不同人員編製的工程量、價結果肯定不會相同,況且甲乙雙方由於立場、觀點的不同,出現工程量、價的不同是肯定的,客觀的。造成工程量、價結果不同的原因:
(1)施工方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往往高估冒算,就高不就低,能蒙則蒙,如:有的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沒有使用大型機械,但竣工造價中卻列入許多大型機械進退場費等費用;有的工程根本不需要搶時間進度,但竣工造價中卻列入了夜間施工增加費、趕工措施費等費用。
(2)施工圖與竣工圖混淆不清。
有的變更、簽證等多次變化,前後矛盾,沒有歸納到竣工圖裏。造成施工圖與竣工圖混淆不清。有些施工企業把已取消的施工圖仍列入造價,蒙混過關,計取工程費用。
(3)更改工程變更單。
由於變更單辦理不及時,先口頭交代就開始施工,後補填變更單。時間一長,就會模糊不清或不齊全,因為已經做過了,變更單填寫也就草率、馬虎。給簽證審核帶來很多麻煩。
(4)有意提高材料價格。
由於材料價格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很大,施工方在編製造價時虛報材料價格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是遇到材料價格變動幅度較大的時候,往前、往後報價全由施工方說,向價格高的時間段靠攏。
(5)套用定額的隨意性大。
有的施工單位在定額套用時,不是按定額的本意套用,而是撿哪個高就套哪個,但能沾上邊的、高的就行,全然不顧職業道德。
(6)工程量調增不調減。
有的施工單位做造價時,隻調增量不調減量。
關於竣工圖及變更資料的管理
必須及時、全麵收集、繪製好竣工圖和變更資料,詳細整理歸檔。做好封麵及說明,做到一目了然。
施工日誌及材料價格的管理
督促施工方做好施工日誌,要有詳細記錄,從源頭上杜絕高估冒算。